英国(即联合王国UK)、英格兰、大不列颠这些概念是指同一个地方,还是不同的所在?英国本土、英国皇室属地、英联邦、英国海外领地,又是怎样的关系?英国人会暗地里嘲笑那些用词不当的人,今天让我们一次破解。
英格兰 英格兰因为英国本土内最大、人口最多的地区,而且包括了实际意义上的首都伦敦,所以经常与整个联合王国混淆;
苏格兰
威尔士
还有即使是那些生活在英国本土的人也常常忘记的北爱尔兰。
以上每个地区对其居民都有一个统一的称呼,而你可以称他们为不列颠人。
有意思的是,这四个地区的人一般都互不喜欢。北爱尔兰人、苏格兰人、威尔士人更把英格兰人视为曾驱动奴隶制的殖民者。尽管除英格兰以外的三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的议会,都可以对英国本土法律进行投票,但是实际上也就走走形式。
然而,四个地区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护照,他们都是不列颠公民(British Citizen)身份,拥有英国本土统一的护照。 而“大不列颠”是指这里,黑色覆盖的地区是大不列颠。不同于英格兰、苏格兰、威尔士和北爱尔兰,大不列颠其实是地理术语而不是政治术语。
大不列颠是不列颠群岛中最大的一个岛屿,大不列颠一词经常用来指英格兰、苏格兰和威尔士。
位于大不列颠沿海零星岛屿,也是不列颠群岛中的一部分。例如英格兰的怀特岛、威尔士的安格尔西岛、苏格兰的赫布里底群岛、设得兰群岛、克莱德群岛及奥克兰群岛。不列颠群岛的第二大岛是爱尔兰。这里的爱尔兰不是指国家,同大不列颠一样,是地理术语而不是政治术语。爱尔兰包括两个国家,包含上文提到的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。当人们说他们是爱尔兰人时,那是指他们是爱尔兰共和国的公民。
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回答,比如为什么你去加拿大旅游的时候,钱币上印着的却印着英国皇室?为了回答这个问题,我们需要谈谈大英帝国。
大英帝国曾经几乎横越大半个世界。其解体之时,部分国家与历史上的大英帝国达成协议,继续承认英国皇室是其国家的君主即国家元首,以换取地方议会的自治与独立地位。想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渊源,不能不先了解“皇冠与皇室”的概念。物理意义上的实体皇冠,存于伦敦塔内,因其曾经的无上尊荣,现在依然可带来每年数百万英镑的旅游收入。与皇冠对应的是英国皇室,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意义上的概念。根据英国的传统,所有权力都由上帝赋予,即经由基督教仪式授予被加冕的君主。英国皇室也就成为大英帝国时期最高权力的核心,其象征物就是存放于伦敦塔中的皇冠。现代的英国曾也是历史上的大英帝国的核心部分,如今已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度,延绵千年的英国皇室仍然是这个国家的最高元首。
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等很多大英帝国的前殖民地,通过外交手段,相继和平地获得了独立,并同时继续承认英国皇室的权威。这些被称为“英联邦国家”。按其人口降序排列依次为: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巴布亚新几内亚、几内亚、新西兰、牙买加、所罗门群岛、伯利兹、巴哈马、巴巴多斯、圣卢西亚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、格林纳达、安提瓜、巴布达、圣基茨和尼维斯、圣图瓦卢。所有的这些独立国家都承认英国皇室是其国家元首,但在边境管理及大多国内制度上适用自己的法律,自然其国民拥有的也是对应其自己国家的护照。
世界上有三个地区,现仍属于英国皇室,它们被称为“英国皇室属地”。即:格恩西、泽西和马恩岛。
与之前提到过的英联邦国家不同,英国皇室属地不被视为独立的国家;
由英国本土(即联合王国UK)政府授予其居民以英国公民(British Citizen)身份;英国本土政府保留对英国皇室属地地方议会法律的否决权、军事与外交事务权力。最后,还有一些像这样容易被疏漏的地方。比如:直布罗陀、福克兰群岛等,后者曾引起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紧张关系,甚至为此而开战。这些被称为“英国海外领地”的皇室财产,它们的前殖民地名称泄露了它们的起源。他们是大英帝国最后的遗迹,其中很多如今继续依赖英国政府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。
与英国本土、英国皇室属地不同,英国海外领地的子民不拥有英国公民(British Citizen)身份。英国海外领地按人口降序排列为:百慕大群岛、开曼群岛、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、直布罗陀、英属维尔京群岛、北冰洋,蒙特塞拉特、英属印度洋领土、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、福克兰群岛,英国南极领土等。
英国海外领地身份有多种英文称呼:
如香港的BNO(British National Overseas),维京的BOT(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),特克斯·凯科斯的BOTC(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Citizen)。
总结
英国本土(即联合王国UK)——
是位于不列颠群岛内的国家,属于英属皇室的一部分,由皇室君主作为元首。同样位于不列颠群岛内,且同属于英国皇室,享有同等英国公民待遇及身份,如:格恩西。自前大英帝国中独立出来,但仍然承认英国皇室是其国家元首的国家。